马上注册会员,结交更多同袍,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汉服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PS:看到各大新闻媒体平台以及其他新媒体平台账号转载前面几期的汉服知识普及文章,小编是打心里感觉到高兴。这恰恰表明越来越多的汉服爱好者关注汉服、喜欢汉服,并积极的参与进来。天下汉服同袍是一家,大家就要相亲相爱、互帮互助。但是我们在互相分享彼此的成果时,也请尊重下小编以及图片作者的辛勤付出。转载请备注文章以及图片的出处。我们在传播文化的同时,首先要尊重文化。 热烈欢迎各大平台的转载,让我们一起致力于汉服文化推广和传播。 很多汉服爱好者对于汉服的喜爱都是发自内心的,但是其中也有部分爱好者对于汉服一知半解,不知道汉服相关的基础知识。接下来小编会针对汉服,做一个相对详细的基础知识讲解和普及,更多详细信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汉服社总部”。如果文章中有信息不全面或者错误的地方,欢迎大家及时拍砖和帮助斧正,感激不尽。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汉服定型于周朝,传承于秦朝。汉代衣冠直接继承自秦朝,如汉蔡邕《独断》卷下:“天子常服,汉服受之秦”。汉朝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 汉服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赛里斯国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 【基本信息】 【史料记载】 关于汉服的记载数量繁多,仅列出部分: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简牍:“简四四‘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汉服’。” 《汉书》:“数来朝贺,乐汉衣服制度。” 《蛮书》:“裳人,本汉人也。部落在铁桥北,不知迁徙年月。初袭汉服,后稍参诸戎风俗,迄今但朝霞缠头,其余无异。” 《新唐书》:“汉裳蛮,本汉人部种,在铁桥。惟以朝霞缠头,余尚同汉服。” 《辽史》:“辽国自太宗入晋之后,皇帝与南班汉官用汉服;太后与北班契丹臣僚用国服,其汉服即五代、晋之遗制也。”“汉服,黄帝始制冕冠章服,後王以祀以祭以享。……会同中,太后、北面臣僚国服;皇帝、南面臣僚汉服。乾亨以后,在礼虽北面三品以上亦用汉服;重熙以后,大礼并汉服矣。” 《东京梦华录》:“诸国使人,大辽大使顶金冠,后檐尖长,如大莲叶,服紫窄袍,金蹀躞;副使展裹金带,如汉服。” 《清稗类钞》:“金天命己酉,太宗禁民汉服,令俱秃发。” 【形制类型】 汉服的形制主要有“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上衣下裳”制(上衣和下裳分开)、“襦裙”制(襦,即短衣)等类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袍服(深衣)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 普通劳动人民一般上身着短衣,下穿长裤。汉服的款式虽然繁多复杂,且有礼服、常服、特种服饰之分,但是仔细分析,根据其整体结构主要分为三大种类。 “上衣下裳”相连在一起的“深衣”制 第一种是“上衣下裳”相连在一起的“深衣”制。上下连裳制最典型的就是深衣。因为它上下相连,“被体深遂”,称之为深衣。包括直裾深衣、曲裾深衣、袍、直裰、褙子、长衫等,这类属于长衣类。 深衣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上衣和下裳分开裁剪,在腰部相连,形成整体;上下连裳,在裁剪上就是分别裁好上衣和下裙,然后再缝缀在一起,最后衣服还是一体的样式。 衣服缝成一体是为了方便,但上下分裁则是为了遵循古制传统。深衣男女均可穿。即被用作礼服,又可日常穿着,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服饰。它也是君主百官及士人燕居时服装,燕居指非正式场合,属于休闲类服饰。深衣普及率很高,流传的时间有三千多年,从先秦到明代末年,并逐渐形成了深衣制。 “上衣下裳”分开的“深衣”制 第二种是“上衣下裳”分开的“深衣”制,包括冕服、玄端等,是君主百官参加祭祀等隆重仪式的正式礼服。顾名思义是分为上身穿的和下身穿的衣物。 华夏服饰自古以来,崇尚上衣下裳,并规定“衣正色,裳间色”,也就是说,上衣是颜色端正而且纯一,下裳则色彩相交错。这种方式好比是“天玄地黄”,因为天是清轻之气上升而成,所以用纯色,地是重浊之气下降而成,所以用间色。 “襦裙”制 第三种为“襦裙”制,主要有齐胸襦裙、齐腰襦裙、对襟襦裙等,实际上也属于上衣下裳制,但是,这种方式没有很多的礼仪规定,一般是用于常服的。襦裙也是上下分裁的服制最大的反映。“三面梳头,两截穿衣”成了传统女子的服饰特点的描述。 汉服的款式以交领(兼有圆领、直领)右衽为主要特点,无口、系带,宽衣大袖,线条柔美流动,飘逸灵动。而交领有衽是贯穿始终的灵魂所在。 汉服的裁剪方法一直采用平面裁剪。没有省道和肩斜,且用料一般都大于覆盖人体的最小需要,所以无论是秦汉的大袖衣还是明朝的大袖衫,其袖长远远长出手臂,袖肥甚至在穿着后宽到及地。不同时期,也有袖肥窄小的,便于劳动。 图片、内容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小编!谢谢!
|